交替傳譯的翻譯技巧
交替傳譯,直白點說就是譯員在講話人講完一句、一個意群、一段甚至整篇后譯出目標語言的翻譯方式。比如,兩會期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采用的都是交傳。那么交替傳譯有哪些實用技巧呢?
我們知道,交替傳譯,是一項集視、聽、說、寫、讀于一體的綜合性語言操作活動,要求譯員不僅語言功底深厚,還要博聞強識。交替傳譯要求口譯員能夠聽取長達五至十分鐘連續不斷的講話,并運用良好的,完整、準確地譯出其全部內容。
口譯是外事翻譯工作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按照工作特點大致可以分成兩大類,一是省、市領導會見外賓時的翻譯,二是大型外事活動時翻譯。具體來分析一下。
一、省、市領導會見翻譯
首先要充分掌握本省或本市的基本情況和特點以及每一次口譯任務的基本信息,主要是以下四項:
1.本。ㄊ校┑闹饕洕、社會發展數據,包括GDP,人均GDP,進出口總值,協議/實際利用外資,主要科研機構,在校大學生數目等, 并及時更新這些數據。
2.本。ㄊ校┑慕洕攸c。即主導的經濟、傳統優勢產業以及我省(市)在科、教、文、衛等方面的優勢。此外還要熟悉本省(市)一些著名景點的介紹和歷史背景。
3.平時特別要注意富有地方特色的特定短語的翻譯。各級政府往往會用一些高度概括的詞匯來表達當地的政策和特點,如專門針對節能減排的“上大壓。ū4髩盒。”、“節油節氣”、“三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魚米之鄉”等等。這些詞匯政策性強、出現頻率高,臨場再翻譯不僅不能確保準確性,還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因此平時一定要做到爛熟于心。
4.要注意緊密聯系時政。比如汶川大地震后不久,歐盟駐華大使來訪,抗震救災肯定雙方必談的話題,那么類似“對口支援、”“活動板房”等詞匯也是上任務前必須掌握的。
其次,掌握外方的一些基本信息:
1.外賓此行的主要目的和背景情況。對于這種現象,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堅持不懈地通過各種可能的渠道獲得對方信息,即使是臨行前10分鐘也不要放棄,絕不打無準備之仗。
2.掌握外賓主賓的簡歷,包括其教育、職業和宗教背景以及主賓的照片。
3.外方來訪單位或機構的簡介。
4.外方代表團訪問期間的整體行程。
二、大型外事活動的翻譯
與領導會見翻譯的特點相比,大型外事活動的翻譯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表演意識good at acting (七分翻,三分演),這里的七分翻是說在做好語言轉換的同時,有意識的加入表演因素。通常比較容易出現的情況是領導講的充滿熱情、慷慨激昂,翻譯翻的很正確,但是語調平淡,毫無特色。因此,我們翻譯也要學會調動自己的情緒,配合整體氣氛,平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練習:
養成面對公眾的習慣,一個比較好的做法是多看看熟悉的人
聲音要大、底氣要足、站姿要正(練習方法:大聲朗誦)
反應要快但語速不要太快,語速太快聽眾難以吸收,要自己掌握速度,保持中速。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擅于掩蓋不足,比如說領導臨場發揮,在演講中加入了詩詞,這時一定不能慌亂,翻譯做到“基本準,基本全”就好。
一定要自信,水平很好但是自信不足會使翻譯效果大打折扣。
大型外事活動翻譯的準備工作通常比領導會見翻譯更加復雜,涉及的人員和機構也更加龐雜,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講稿方面:大型外事活動直接關系到一省、一市的對外形象,影響面很廣,一定要確保成功,現場不能出狀況。。
2、團隊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3、為了順暢,我們一個通常的做法是,大活動或演講前15-20分鐘先去現場看一下,感受一下那里的氣氛,以便能盡快靜下心來工作。
三、要注意的兩個方面
靈活的臨場處理
關于這一方面,文章不少,大家可以自行查看。最主要的是做到翻譯的聲音一定要穩定自信,不然講話人會緊張,會不講完一個句子就停下來,這樣反而更不好翻譯。
另外,再強調一點要注意的。在發言人與你商量是不是一句一句地說時,一定要果斷地拒絕誘惑,并充滿自信地告訴他,請他說完一個完整的意思再停下來。這樣對兩方面都好,發言人會很高興自己能夠完整表達一個意思,而交傳譯員也可以先總體后部分地傳譯發言。同時,這個辦法還能贏得聽眾的贊嘆和信任。據個人經驗,聽眾判斷交傳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翻譯的長度,如果譯員能夠在發言人講話5分鐘,甚至10分鐘之后還能將發言主要內容翻出來,這在大多數聽眾眼里就是高水平的譯員了。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不管多長時間的發言,只要一段話是圍繞一個中心話題展開的,那么對我們口譯員來說,就是一個完整的意義單位,不管是2、3分鐘,還是8、9分鐘都不會產生太大問題。經驗豐富的譯員都可以通過筆記記錄和讀取將原文的主要內容一五一十地傳達出來。
心理素質的培養
開會之前的充分準備自然重要,但臨場的發揮同樣關鍵。與同傳的工作狀態相比,交傳時尤其面對著更大的壓力,聽眾期待的眼光有的時候就是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在這時候,一方面交傳譯員需要穩定心情,沉著應戰,把握會場局面,而另一方面卻又不能讓自己的翻譯顯得過于保守、枯燥。這時候可能就需要一點點地技巧和經驗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