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整治神翻譯,首推公共場所外文使用規定
上海整治神翻譯,首推公共場所外文使用規定
近日,廣州翻譯公司林木翻譯了解到“神翻譯”頻現,國際化大都市上海也未能幸免。我們知道上海有東方巴黎的美稱,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地之一,也是國際化貿易旺盛之地,舉辦過世界博覽會,也是國際電影節、國際藝術節的主要舉辦城市,所以上海的形象會影響到世界對于中國的看法,對外話語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墒,公共場所外文翻譯卻不盡人意。
廣州翻譯公司林木翻譯了解到在上海的公共衛生間里,“來也匆匆,去也沖沖”被譯為“Easy come,east go”;社區指示牌上,“小賣部”變成了“Small buy”;在銀行業務窗口,“對公業務專窗”赫然寫著“To male business”……近來,國內公共場所錯用、濫用外文現象頻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神翻譯”,折射了當前國內公共場所外文使用管理的尷尬。
這種用洋文出洋相的現象頻繁發生,林木翻譯公司認為我們應做的不只是一笑了之,而應深刻思考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次錯誤可以理解,兩次、三次、如果到了大家屢見不鮮、不以為意時那問題就真的嚴重了。在神翻譯現象未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應及時采取措施。
林木翻譯公司了解到自今年1月1日起,國內首部規范外文使用的省級政府規章——《上海市公共場所外國文字使用規定》開始生效。為了更好地宣傳、引導公共場所的外文使用,上海正一步步地向前探索。
原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只對公共場所外文使用作了原則性規定,目前,尚無專門規范公共場所外文使用的法律、法規或規章。而從2012年起制定、2014年9月通過的《上海市公共場所外國文字使用規定》,是國內首次以政府規章的形式,給外文使用立規矩。
《上海市公共場所外國文字使用規定》生效后,公眾可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和“上海語言文字網”設立的網絡信息服務平臺進行投訴、舉報。
按照《規定》,上海公共場所的外文使用有三方面的具體要求,即公共場所的招牌、告示牌等禁止單獨使用外文,因對外服務需要使用外文時,要同時使用規范漢字,漢字應顯示清晰、位置適當;公共場所使用的外文應與同時使用的規范漢字意思一致,符合國家和上海頒布的外文譯寫規范,尊重公序良俗;標牌或廣告應當以規范漢字為主、外國文字為輔,應當符合外國文字的使用習慣和國際慣例。
有了規范外文使用的管理依據,“規范公共場所標志牌、指示牌的外國文字使用”的專項整治活動,最近在上海浦東新區各商圈、街道間啟動,除了請志愿者糾錯、提醒商家規范店招等活動外,未來浦東新區還將試點開展街鎮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評估。
這是政府重視的再次開始,公共場所外文規定其實屬于國家建設中外文建設的一部分,在現在外文意識淡薄的情況下,政府重視是走向良好開端的第一步。
廣州翻譯公司林木翻譯認為公共場所文明標識語的建立應該靠各方面人員共同努力,而不只是單靠一方。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外籍人員聚集,使用外語的場合較多,如果錯用外文標識,不僅會給城市形象造成負面影響,還會影響國外對于我們國家的看法。所以要慎重對待。
更多外文標志語翻譯請咨詢廣州專業翻譯公司林木翻譯。林木翻譯官網:www.xuewendu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