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癥
翻譯癥
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中有一個詞條translationese ,其釋義為:“表達不流暢、不地道的翻譯文體,翻譯腔、詰屈聱牙的翻譯語言”,這種翻譯語言被稱之為翻譯癥。帶有翻譯癥的譯文,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病態的譯文。
今天專業翻譯公司也為大家講講翻譯癥。
一:什么是翻譯癥/
翻譯癥的主要特征是文筆拙劣,即翻譯出來的東西不自然、不流暢、生硬、晦澀難懂,費解甚至不知所云。是翻譯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其表現和危害還沒有被人們所廣泛認識,但卻大大影響原作內容及風格的再現。這是一個專業的翻譯家或者翻譯公司應該極力克服的一種病癥。
二: 翻譯癥的主要癥狀:
1.照搬詞典釋義。片面強調所謂之忠實,不會變通處理。
例:it was an old and ragged moon
原譯:那是一彎又老又殘的月亮
改譯:那是一彎殘月。
2. 表達失誤
例:There is the bell; someone is at the door.
原譯: 那里有個鈴;有人在門口。
改譯: 鈴響了,有人叫門。
3.理解錯誤。
例:If the United States betrays the millions of people who have relied on us in Vietnam, the President of United States,whoever he is ,will not deserve nor receive the respect.
原譯: 如果美國背叛了信任我們的千百萬越南人民,那么不論誰擔任美國總統,他都不值得尊敬,也得不到尊敬。
改譯:如果美國背叛了千百萬在越南問題上信賴我們的人,那么不論誰擔任 美國總統,他都不值得尊敬,也得不到尊敬。
4.洋腔洋調。原文的表達方式,特有的措辭,特有的比喻等,能表達的自然應該表達,以便能更好地傳達原作的異國情調,但不能表達的不要強求,否則會出現翻譯癥。
例:No sooner had I reached home than the phone rang.
原譯:不等我到家,電話鈴就響了。
改譯:我剛到家電話鈴就響了。
三:翻譯癥根源
1.英漢表達方式不同
black tea 紅茶;black coffee 不加牛奶的咖啡;black sheep害群之馬;give him a black look狠狠瞪了他一眼
2. department store 百貨商場 3. sign language 手語
4. We need talking heads! 招收電話員啟事
2. 片面強調忠實
例: This is a fine kettle of fish! I forgot my textbook.
原譯: 這是很好的一壺魚!我的教科書忘了。
改譯: 真糟糕!我的書忘帶來了。
3. 理解不深透
例: This is an official strike.
原譯: 這是官方的罷工。 改譯: 這是工會組織的罷工。
例: Wild America
原譯: 野蠻的美國
改譯: 美國野生動物(一個電視片)
對于專業的翻譯公司來說,翻譯癥絕對要客服!